算不合适,人家客气地让他试吃,态度温和殷勤,大爷这辈子没感受过这种服务,几毛钱的东西,买一点又不算啥。
大爷要了5毛钱的咸菜和辣椒酱。
其他人也围了过来,这俩人做的咸菜辣椒酱味道真不错,试吃的转化率很高,不少人都打了一罐子回去,用的都是家里吃罐头剩下的玻璃瓶。
过了晚饭时间,有家长叫孩子骑车来打辣椒酱,到这里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甄臻把剩下的一勺子免费送他了,叮嘱他明天再来买。
甄臻算好账,苟子娘的辣椒酱赚了5块,张翠花赚了有4块5,这都是除去成本和人工后的纯收入,第一天就是试试水,俩人没敢准备太多,谁能想到有这收入?
改天多备点过来,等食品厂办好了,灌装好出售,销售量只会更多。
去外地出差、上学的人,都能带一罐,还能销往全国各地,那可不是一个小县城能比的。
到时候别说一天5块了,一天5都不在话下。
苟子娘和张翠花高兴极了,临走还帮甄臻打扫卫生。
回去的路上,苟子娘揣着钱,越想越高兴,“翠花,咱一天赚这么多钱,一个月就能赚一两百,一年就是两千。咱五年就能成万元户了!”
张翠花嗤了一声,“有甄桂芝在,哪用得了五年啊!”
“怎么?你觉得咱这东西,真能卖好啊?”
苟子娘没啥信心,她寻思着农村人做的东西,散装卖卖,赚点小钱就够了,卖去别的城市,真会有人买吗?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西,人家干嘛要花这冤枉钱。
苟子娘还怕甄臻投资了设备,最后却亏得血本无归的。
“桂芝这食品厂要投不少钱吧?你说她跟咱一样是农村人,怎么她就有那么大的魄力?”
张翠花也不知道,不过甄桂芝自己赚钱了,还不忘她这老姐妹,这牛逼吹出去,都够说三天三夜了。
食品厂离甄臻的房子不远,用的是废弃的旧厂房。
找房管局备个案,付了租金,自己整修一下,保证房顶不漏水,屋里卫生过关,符合上头的要求,就算合格的厂房了。
不过好婆婆食品的种类有点杂,甄臻得从里头找出几个主打产品。
她想的是牛轧糖、瓜子、花生、饼干。
除了牛轧糖,其他的原材料都很容易得到。
前期人手和条件不足,就以瓜子和饼干为主,等这两款产品打出名气来了,再做别的。
其实甄臻真正想做的是泡面和火腿肠。
国内已经有泡面了,但火腿是不太容易的,国内没有火腿肠生产线,想做火腿,需要从岛国进口机器。
甄臻手里的钱,都投入到布料和服装店里了。
布料店回款快,却也是需要时间的,火腿肠的机器可不便宜啊,也只能在梦里想想了。
过年前,县城新开了一家澡堂,洗澡堂和淋浴区都不错,搓背又好,听说都是北方来的搓澡工,用蒋东平的话,搓完能升天。
孟丽单位发了一些澡票,一早就给甄臻送了一些过来,陶爱红和焦蕙兰一早就去过,说是不错的。
甄臻不爱去澡堂洗澡,向来在家自己烧水洗,孟丽却喜欢叫她陪着,非叫她一起去。
大宝小宝挺招人的,在家洗澡总洗不干净,穿毛以后,甄臻也觉得身上痒,收拾了洗漱用品,干脆跟她一起去了。
甄臻人还没出店门呢, 孟老太就拎着篮子进来了,说是想孟南这几个孩子了,带点草鸡蛋过来看看孩子, 没想到孟丽也在,就叫她拿一半鸡蛋给大宝小宝吃。
孟丽直笑, “您尽管给我婶子家,我不嫉妒也不眼红。”
孟老太不好意思了, “知道你是职工家庭, 单位连卫生纸都发, 不缺这些。你婶子家孩子多,她店里忙,顾不上孩子,就给她送点来了。”
孟丽不是小气的人,换了别人恐怕觉得孟老太偏心,可孟丽毕竟是出嫁的姑娘,她在娘家妈身上花的钱都不多, 更别提娘家奶奶了。
反倒是她婶子隔三差五照顾老俩口, 老俩口对她好也是应该的。
“行了,我没那么小气。”
孟老太瞥了甄臻一样, 甄臻笑着让孟盼弟把鸡蛋拿进去, 她是知道孟老太的, 来看重孙子是一方面,同时也想跟她联络一下感情。
老人家年纪大了, 总是想东想西的,无非是觉得大国他爹死得早,她跟孟家本就没啥关系,这又带着孩子搬出来了, 跟老孟家可不是不亲近了吗?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是大国爹的父母,又不是她的父母,人离得远感情就会淡。
老俩口怕她混得好了,找了个男人,跟人家生了孩子,对现在的孩子就没那么疼爱了,也怕她不认他们了。
甄臻看破不说破,拉着她一起去洗澡。
孟老太不喜欢洗澡,死活不肯去,甄臻一问,上次洗澡还是年前的事,差点就把“嫌弃”两字挂在脸上了。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