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坐,一边问他什么时候来的。
欧阳烨清隽的面容上挂着淡笑,说自己与丁字班的学生差不多时间来的,便没有现身,想看看这些学生会做什么。
“监院大人……”谢夫子刚开口,就被欧阳烨打断。
“老师,此处不是书院,只你我二人,就莫要见外了。”
谢鼎比他大二十来岁,欧阳烨开蒙之时,谢鼎正是江州城小有名气的书生,欧阳烨的父亲专门请他来教导过欧阳烨几年。
后来谢鼎专心去考秀才,离开了欧阳府。
又过了几十年,欧阳烨被钦点为龙场书院的监院,特地寻来授业恩师,在书院继续教书。
“本以为请您回去要费一番口舌,现在看来,我倒是省心了。”欧阳烨笑道。
见谢夫子神色黯下来,欧阳烨自然知他所想。
“老师,恕学生大胆。您一生研读经史子集,满腹经纶,依学生所见,您的才学绝不输于国子监那些学正。
可这么多年,连秀才都未中过,可知是为何?”
谢夫子被说到痛处,闭眼痛苦道:“院试都考不过,自然是学问不如人,你莫要来安慰我。”
“学生倒以为,是您太执着于书本中的内容了。当今圣上立在革除旧制弊端,考题虽以四书五经为依据,却也看重考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如此才能选拔出推行新政的人才。
老师虽然才学过人,却于科考一道上……”
欧阳烨看了一眼谢夫子的脸色,斟酌道:“颇有些守旧。”
谢夫子双眉紧锁,思考着他的话。
“丁字班的这些学生,先前或许是明珠蒙尘,你我都看走了眼。
如今看来,他们行事不拘一格,想法独特胜于你我,但对于书本上的内容,他们又远远不及您熟悉。
所以学生以为,老师若愿意继续教导他们,无论是对这些学生,还是老师您自己,都是一个机会。”
良久,谢夫子缓缓仰头,眼中拥上一阵热意。
“可笑老夫一生科举考场中浮沉,不得要领。时至今日,才被你小子点出了症结所在!
你先回去吧,教书一事,老夫自有考虑。”
澜宝放心飞!
众人回到书院,讨论起诗文大赛的事情。
祝澜有自己的打算。
按原书中的剧情,这次诗文大赛的魁首应该是祝青岩,奖励则是万卷楼三层以下任选一本书。
龙场书院的万卷楼里,不乏千金难求的孤本珍品,楼层越往上,书籍越是珍贵。
至于最高的第五层,则是只有监院和山长以上的级别才能进入。
而万卷楼中有一本注解,关乎下个月的堂课考试。
原剧情里祝青岩正是得了那本书,才在这次考试中一鸣惊人。
这本书,祝澜决定拿到手。
书院的诗文大赛,按照惯例,甲字班和丁字班是不参与的。
甲字班的尖子生们没兴趣,丁字班则是压根没资格。
中间的乙字和丙字班则是分开比赛,以示公平。
不过最近丁字班表现不错,欧阳监院特许他们与丙字班一同比赛,每个班最多可以推举出两人参赛。
聚在一起商议人选时,祝澜第一个提出要参加,随即问是否还有人要一起。
乔悠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了不了,我们可没有你那过目不忘的本事,还是把时间用在准备下次的堂课考试上吧!”
诗文大赛并非强制参加,除了祝澜以外,别人的想法都和乔悠悠差不多,想专心准备考试。
祝澜理解,反正只要她能拿到那本注解,和大家一块看也是一样的。
丁小邱参加过几次诗文比赛,有着丰富的当观众经验。
他告诉祝澜,诗文比赛采取匿名评比模式,为了防止大家通过笔迹辨认作者,诗文由人统一记录誊写,再公布出来。
不用当场写字,众人听完更加放心了。
-------------------------------------
五日后,诗文大赛在无类阁如期举行。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