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问问,龙王爷他老人家到底啥时候施恩呀?”
许诗明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目光,只觉难以拒绝。
“这个……龙王跟我不大熟,只能说试着先帮你们问问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面露惊喜,差点就要跪下来给他磕头。
许诗明回到书院,脑子里一直琢磨这个事儿。
书舍里,赵思成和周达都在,许诗明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预测天气?”周达问。
许诗明点头,“是。这里没有天气预报,那些老百姓一个个都看天吃饭,要是有办法预测天气就好了。”
赵思成和周达,一个搞工程,一个学化工的,都开始帮着许诗明琢磨起来。
很快,赵思成有了大致的思路,拿过纸和铅笔,开始画起草图。
“虽然我对气象学没有那么了解,但是照理来说,应该是要借助一些简易工具。
风向标是最好制作的,其次是气压计,至于温度计么……”
现代的温度计里面装的都是水银,这玩意儿在古代可不好找。
周达沉思片刻,语气笃定,“水银不是问题,我有办法。”
自打燕玉泽知道他在研究火药,十分慷慨大方,不仅专门给他划了一大片空地来做试验,经费方面也是毫不吝啬。
提炼水银这种事情,虽然有些危险,但是只要钱到位了,把装置做好,就不是问题。
升天的鸡犬
三人制定了大致的计划,说干就干,当即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风向标倒是简单,只需要找根细长的杆子,在上面装一个极轻、能够自由转动的风向指示标就可以,完全可以用羽毛之类的物品代替。
关键还是气压计和温度计,这两样都是需要盛放液体的,而且要通过液体在透明管内的高度来读数。
但这个时代没有玻璃,三人研究许久,始终想不出很好的替代品。
许诗明拧着眉毛,“实在没有透明的容器,略微透光的瓷器一类也勉强可以吧?”
周达:“瓷器?但是需要烧制得很薄,才可以达到透光的效果,我们要上哪里去找呢?”
赵思成想了一阵,突然站起来:“我知道!”
他先前在肖婉那里见过一只小瓷瓶,那是秦雨薇送给肖婉的流云霜,那个瓷瓶做工极为精美,而且瓶身极薄,对着光就可以看到瓶子里的余量还有多少。
许诗明:“可你不是和肖婉吵架,还没和好么?”
赵思成垮着脸,“别提了,上次是我嘴欠乱说话,婉婉都已经十几天没理我了。”
以前还总是被婉婉揪耳朵,现在耳朵都痒了。
许诗明摇摇头,这事旁人也帮不上忙,“既然是秦雨薇送的,咱们直接去找她不就好了。”
秦雨薇正在排舞,见许诗明三人来找自己,穿着舞蹈服就出来了。
听完三人的来意,秦雨薇点点头:
“此事倒是不难办,我们那边的瓷瓶都是从一家有百年历史的陶瓷厂定制的,那家的师傅手艺非常精妙,做出又薄又细的瓷管应该不是问题。
只是我这边最近排练太忙,没有时间帮你们问。这样吧,我写个字条,你们直接去铺子里找张四姑,她会帮你们的。”
拿到秦雨薇的字条,三人开始分工,赵思成和许诗明去找张四姑,周达去城里的药铺买朱砂。
要提炼水银,朱砂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赵思成二人在张四姑的带领下,来到了江州城里的一家陶瓷厂,找到里面的老师傅,说明了需求。
老师傅做了一辈子的陶瓷工匠,眯着眼睛思索许久。
“你们算是找对人了,像这种空心的细瓷管,还要薄壁,我敢说整个江州城除了我,你们找不出第二个能做的!”
张四姑恰到好处地拍了几句马屁,老师傅心情很好,指着地上的一堆工具对他们比划起来。
要制作又薄又长的瓷罐,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陶土材料,然后利用拉坯、利坯等成型技术,将泥料拉制成细长的管状,并进行精细的修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