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下面的两人对视一眼,探花郎先答的话儿,有些高兴,说是自幼便对围棋颇感兴趣。崔竹则是躬腰道略知一二,只看别人下过。
&esp;&esp;“哦?那朕可要好好见识一番你的本事!”皇帝对探花郎的回答颇感兴趣,不禁大笑出声,把茶盏放回案上,又转头看向崔竹,笑道:“至于你是真略知一二还是故作谦虚待会儿与朕来一局便知!”他一挥手便有太监把棋盘摆了上来。
&esp;&esp;“朕先与你下,你可不要叫朕失望啊!”皇帝对探花郎道。
&esp;&esp;探花对皇帝行过礼,又朝崔竹拱了拱手,方才跪坐到皇帝对面。
&esp;&esp;皇帝为尊,自然是他执白先行。
&esp;&esp;崔竹安静跪坐在一旁观棋,殿内一时只有接连的清脆落子声。
&esp;&esp;探花郎还真有几分本事,起先皇帝确实杀得厉害,但一局过了大半,探花郎的棋突然变得凌厉起来,不一会儿就把皇帝的棋杀了大片,原来他一开始只是故意在给皇帝卖破绽,故意设下陷阱,步步为营,好引皇帝上钩,他早已算好了数十步之后的结果。
&esp;&esp;皇帝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但探花郎还无所察觉,依旧认真厮杀,这是他作为弈者对围棋与对手的尊重。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古代围棋白先黑后~
&esp;&esp;第26章 才辩无双
&esp;&esp;最后这局棋,不出意外,探花郎赢了。
&esp;&esp;皇帝铁青着脸,低头看着棋局。
&esp;&esp;探花郎算半个棋痴,下赢了这局棋还颇有些高兴,起身退后朝皇帝一躬腰,“草民万幸!竟能和皇上下完一局棋,希望没叫皇上您失望!”
&esp;&esp;显然探花郎察言观色的能力差得不止一截儿,这种时候说这种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esp;&esp;皇帝哼了声,沉声道:“下赢了朕,你是真没叫朕失望。”
&esp;&esp;听见皇帝的冷哼,探花郎就是再“愚笨”也该反应过来皇帝不高兴了,一下就跪地叩首:“草民愚笨!草民知错!”
&esp;&esp;“你赢了朕你若是愚笨,那朕算什么,愚不可及?”
&esp;&esp;皇帝怒气冲冲,探花郎不懂怎么好好一盘棋下成这样,原以为皇上喜欢下棋,而他又恰好精于此道,正可借机讨其欢心,往后仕途通达,万没料到他下了一手好棋却惹怒了皇上,只能不停磕头认错。
&esp;&esp;崔竹见状也知事地垂首伏地。
&esp;&esp;探花郎磕了半天头,隐约有了泣音,皇帝看得心烦,一挥手道:“你退下去吧。”
&esp;&esp;得了饶恕,探花郎也并没有多高兴,只怕惹了皇帝不高兴,他的仕途也就从此断送了,眼里含着泪珠,膝行几步,抬头看了一眼以首伏地的崔竹,最后退了出去。
&esp;&esp;“你既说你没下过棋,那朕便不与你下了。”皇帝看着面前这局棋便心烦,宽袖一扫黑白棋子噼里啪啦落了满地。
&esp;&esp;他已经多少年不曾输过了,最差也是平局,如今竟输给一个毛头小子,帝王颜面何在!
&esp;&esp;一颗黑色棋子蹦到崔竹指边,他微微抬首,把黑棋纳入手中,道:“皇上息怒,不过一局棋而已,依草民看,这正是皇上身为明君的佐证。”
&esp;&esp;听到里面的动静,侯在附近的太监急忙小步进来跪下收拾棋子。
&esp;&esp;皇帝正生气,听见崔竹这话,倒是侧过头,眉眼依旧黑沉,道:“哦?怎么朕输了棋还成了明君了,你要欺君不成?”
&esp;&esp;这是个大罪名,崔竹俯首行礼道了句不敢,继而直起腰垂眸解释:“所谓‘术业有专攻’,孟子言尧舜之治天下亦不用其心于耕耳,治天下不可耕且为,是以圣人忧民如此,而无暇耕乎。”
&esp;&esp;“同样,”崔竹把手中的棋子放入小太监收棋子的棋奁中,“治天下固不可弈且为也,皇上日理万机,宵衣旰食,每日为了天下大事而操劳,偶有闲暇,才得以研究棋局,因此输了一局棋,在草民看来,这正是皇上励精图治的明君之举。”
&esp;&esp;“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把棋下好是弈者该忧虑的事,而皇上作为一国之君,并无需在意输赢,只要自得其乐,达到放松怡然的目的即可。沨”
&esp;&esp;皇帝一听,俯身看着他,拍掌大笑道:“说得好!朕是一国之君!只需下得开心即可!”
&esp;&esp;“不愧是朕钦点的状元郎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