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4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47章(1 / 2)

&esp;&esp;“咱制定廷推之法,本意是尊重群臣,希望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esp;&esp;“可是理学却借着此法结党营私打击异己。”

&esp;&esp;“咱也是被迫无奈,不得不废除这一良策,大家要怪就怪理学好了。”

&esp;&esp;马娘娘笑骂道:“你真是腹黑啊。”

&esp;&esp;老朱得意的道:“怎么能叫腹黑呢,咱这叫老谋深算。”

&esp;&esp;马娘娘失笑道:“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esp;&esp;笑过之后,老朱继续说道:

&esp;&esp;“至于打击党争,咱认为反倒不用过于理会。”

&esp;&esp;“没有了廷推,百官结党不但没有利益,反而会被打击。”

&esp;&esp;“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结党。”

&esp;&esp;“以后朝廷查处贪官污吏,也不会再刻意去追查其同党。”

&esp;&esp;“待过上一些时日,官场风气扭转回来,就不会再有人提起此事。”

&esp;&esp;“咱留着这一条,也是给后世子孙,留一个清理朝堂的合法借口。”

&esp;&esp;当皇帝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一条搬出来清理一波朝堂。

&esp;&esp;当皇帝不需要的时候,这一条政策就压箱底生灰。

&esp;&esp;当然,前提是皇帝有能力,可以掌控朝局。

&esp;&esp;如果皇帝无能,掌控不住朝局呢?

&esp;&esp;那有没有这一条政策,都无所谓了。

&esp;&esp;前朝没有将打击党争写进律法,也没少发生党争。

&esp;&esp;东汉末年还有党锢之祸,唐朝有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更是惨烈。

&esp;&esp;朱元璋认同陈景恪的分析,但他从来不是盲目之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esp;&esp;在他看来,真正会惹出大祸的,是廷推。

&esp;&esp;只是明确打击结党,放大了廷推的恶果。

&esp;&esp;现在廷推这个因没有了,打击结党问题不大。

&esp;&esp;马娘娘有些担忧,正准备劝说,却听朱元璋又说道:

&esp;&esp;“再说了,如果咱想错了,以雄英和景恪的关系,大可以将这一条废了。”

&esp;&esp;“咱相信,百官是很乐于见到这一条被废除的。”

&esp;&esp;闻言马娘娘也不禁点头,确实如此啊。

&esp;&esp;就算百官以祖宗之法阻止,凭雄英的威望和性格,也会铁腕将此法废除的。

&esp;&esp;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esp;&esp;于是,她也放下心来,没有再说什么。

&esp;&esp;且这么着走走看吧。

&esp;&esp;-----------------

&esp;&esp;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越传越玄乎,很快就变成了天子一怒流血漂橹,结果群臣宁死不屈维护正义。

&esp;&esp;最终皇帝被群臣逼着认错,惩罚了恶王。

&esp;&esp;老朱成了彻彻底底的大反派,以左川、陈瑛为首的理学派,则成了为民请命的清官好官。

&esp;&esp;这些人一时间风头无两。

&esp;&esp;本来这种时候,锦衣卫会出来制止流言。

&esp;&esp;然而这次不知道为什么,锦衣卫就好像失踪了一般,基本看不到身影。

&esp;&esp;各衙门虽然想管,但很显然他们的威慑力远远不够。

&esp;&esp;他们越管,百姓反而聊越起劲儿。

&esp;&esp;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急了急了,他们急了。

&esp;&esp;尤其是大明日报最新版本发行,更是将此事推向了高潮。

&esp;&esp;第一版竟然不再是太上皇的讲话,而是讲了汉朝强项令的故事。

&esp;&esp;以此来赞颂群臣的刚正不阿的。

&esp;&esp;甚至将这些人吹捧成了大明的良心,道义的守护者等等。

&esp;&esp;这让理学派更是激动的浑身颤抖。

&esp;&esp;礼法,要重新回到我们手里了吗?

&esp;&esp;那个方孝孺不错,等我们掌了权,他要是肯跪下,我们就给他个悔过的机会。

&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