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从电影抽取技能> 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1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1146(1 / 2)

所以院线愿意给它3300家影院同步首映,这可不是谁都有的待遇。”

尽管这里面有哥伦比亚影业、米高梅的影响,但其他影院要是不看好,怎么可能押大注。

一位发行经理皱眉道:

“那我们要怎么应对?毕竟我们也定在同一天。”

制片人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无解,那就正面干吧。

既然大家都要吃这块蛋糕,那就看谁能吃得更狠。”

大卫·芬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里带着点不甘:

“能不能从杜笙的黄种人身上做点文章?”

………

满堂彩!

大卫·芬奇这话一出,现场众人一怔。

旁边的发行团队负责人却苦笑一下:

“我们当然会尝试,但性价比不一定好。

杜笙这几年在灯塔国混得风生水起,音乐、电影、拳坛三开花,早就不是‘外来户’了。”

“特别是两个多月前他刚拿下奥斯卡小金人,那两部片子后续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现在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

调查显示,他在观众中的好感度非常高,尤其是年轻人和亚裔群体。”

听到这番话,芬奇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这个杜笙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些年拍的电影,不管是什么片种,全球票房就没低过一亿美元!

哪有这种运气?

哪有这种人气?

自己呢?

93年靠一部《城市英雄》才勉强打开知名度,真正进入主流视线之后,也就靠《蝙蝠侠与罗宾》拿过一次过亿票房,结果还被喷成史上最失败的蝙蝠侠电影之一。

这两年好不容易接到《十二宫》这种大项目,要是再扑街,往后还能接什么?

时间在紧锣密鼓的备战中迎来了4月26日。

《完美陌生人》媒体场首映的日子。

杜笙坐车前往机场,翻着当天的报纸,

看到关于布鲁斯·威利斯和哈莉·贝瑞新片的各种评论,忍不住笑了。

《纽约时报》:“毫无诚意之作,明显摹仿《致命转移》,只是把背景从挪威搬到了灯塔国,质量天差地别!”

《洛杉矶时报》:“平庸之极,表演平淡无奇,连风景都比剧情精彩。”

《旧金山记事报》:“哈莉贝瑞用力过猛,煽情痕迹太重,不如改名叫《同栍恋爱好者》。”

《华盛顿邮报》:“布鲁斯威利斯又演起了怒吼型硬汉,已经让人看腻了。”

这些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杜笙心里清楚,《完美陌生人》其实没差到这个地步。

它就是一部为噱头而生的惊悚片,放在平时也能稳稳收个一亿。

可问题是,两位主演黒点缠身太多!

得罪了圈内一大票犹太资本和媒体人,这回舆论直接一边倒,压根不给它喘气的机会。

那些大报还算克制,只针对影片本身开火;

小报就彻底放飞自我了,什么种族歧视、酗酒丑闻、家庭暴力全都翻出来扒一遍。

还有哈莉·贝瑞是黒人,却鄙视黒人的情况都八卦出来,恨不得把她钉在耻辱柱上。

看到这些报道,杜笙就知道。

《完美陌生人》这回大概率凉凉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票房数据出炉:

首日票房只有684万美元。

前世它的首周五天票房是2351万。

这次别说破纪录了,连两千多万都悬。

消息一出,《通缉令》和《十二宫》两个剧组都乐了。

谁也没想到,原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居然提前出局。

这下子大家压力都小了不少。

“少了个对手,我们可以安心打擂台了。”

特蕾莎笑着打电话对杜笙说。

杜笙点点头,合上报纸,目光投向戛纳首映节那个方向。

“真正的战斗,这才刚开始。”

………

晚上七点,戛纳红毯现场。

《通缉令》首映礼的气氛热烈得不像话。

来的记者比平时电影节开幕还多。

不仅有娱乐狗仔,连不少跑国际新闻、社会热点的大牌媒体都来了。

一个是在全球影坛冉冉升起的国际巨星,一个是风头正劲的“自由女权斗士”。

这俩人站一块儿,简直是自带光环,互相借力助涨。

杜笙今天穿了一身黒色西装,剪裁合体,线条利落,整个人看起来儒雅中带着几分锐气。

脸上化了点淡妆,修饰出更立体的五官,眼神深邃,气质拉满。

相比开幕式那次走红毯,这次他明显准备得更用心,状态也更好,帅气值直接爆表。

旁边的泰勒,则是今晚最大的亮点之一。

她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