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99(2 / 3)

而飞机原本的旋转挂架是通过一根转轴固定在弹舱里的,各类电气和通信接口也都被集成在这根转轴内部,并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挂点”可以直接使用。

现在挂架虽然已经不见了踪影,但乔晨青却并未发现新的挂载位置。

他重新放平视线,转头看向跟在身后的改造项目负责人蒋建军:

“建军同志,图160弹舱里目前的电子设施,是否支持把常院士他们搞的那枚验证弹直接挂载进去?”

后者点点头:

“图160的弹舱本来就可以支持巡航导弹这类复杂弹药的投放,我们目前的计划是,等从常院士那边获取到目标弹药的详细挂载方案之后,就在弹舱最顶部设置一个符合尺寸要求的挂架。”

蒋建军一边介绍,一边用手电筒的光柱指向预计要设置挂点的位置:

“但这个挂架不设置脐带电缆,只负责投放动作本身,再从原本的转轴位置额外引出几根连接线,用于进行弹药和载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在发射之前与载弹断开……这些连接线直接固定在弹舱内表面,无需埋入机身内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于机体结构的修改。”

乔晨青很快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其实就是把功能完整的挂架拆分成机械和电气两部分,其中不太容易修改的电气部分暴露在外,就像是在航天发射场发射运载火箭的时候那样。

反正不是制式装备,像美观或者紧凑之类的进阶要求,完全可以暂且放下。

“这些暴露在外面的缆线……不会对导弹投放产生不良干扰吧?”

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高超音速武器计划是最高决策层亲自过问的“撒手锏”项目之一,必须尽可能保证万无一失。

而蒋建军作为轰6最新改进型的总设计师,自然早就考虑到过这个问题:

“缆线的绝大部分长度都会被卡扣固定,只有最末端的大概20厘米左右能够自由摆动,在发射之前会通过气动开关弹开,以尽量远离弹体……再者说,投掷物是一枚6吨重的大家伙,几根线缆对它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话锋一转:

“实际上,真正有可能对投掷过程造成致命影响的,反而是这个弹舱本身……包括我们到目前进行的几十次试飞,也基本都是为了验证弹舱和弹仓门的流场特性……”

也就在他说这句话的当口,两名技术人员从飞机驾驶舱里面爬了下来。

手里还拿着几个颜色各异的金属盒子。

“您看,这些就是我们本次试飞收集到的数据。”

直到这个时候,乔晨青才发现,在自己刚才始终没注意到的弹舱边缘部分,正密密麻麻地贴着一圈足有近百个传感器探头。

“弹舱本身?”

他微微皱了皱眉。

轰炸机的弹舱,乔晨青自问也见过不少。

但似乎都比较千篇一律。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图160似乎本来就可以在超音速条件下发射武器吧?”

弹舱改进

“图160确实可以在超音速条件下发射kh15超音速反舰导弹,但问题也不在这里……”

面对这个问题,蒋建军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

“如果安装了旋转发射架,被投掷弹药实际上位于一个相当浅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发射架结构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导致弹舱内部并不是传统的矩形或者类矩形结构……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静压流动情况反而相对简单,武器投放过程类似常规的外挂模式……”

“但在拆除了旋转发射架之后,图160的弹舱就会变回传统的内埋式矩形结构……我们过去有弹舱的轰5和轰6都是亚音速飞机,也只会在弹舱里装备自由落体炸弹,所以倒是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到了超音速条件下,弹舱结构就会影响底面的流动压力分布,对待投掷弹药产生气动影响。”

这一段内容,就相对有些复杂了。

“哪怕是重量很大的弹药也会受到影响么?”

说话间的功夫,众人已经离开停机坪,来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间厂房里面——

一直以来,41175号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各项测试和改装。

“就300吨飞机所引发的流场来说,6吨的弹药和600公斤的弹药恐怕不会有什么区别。”

蒋建军一边解释,一边示意刚才那两名取到数据的技术人员走上前来。

二人手中几个颜色各异的金属盒,实际分别对应不同类别参数的储存设备。

蒋建军从中取出橙色的那个,连接到了旁边的一台电脑。

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数字,乍一看甚至让人有些发晕。

但在轻点过几下鼠标之后,抽象的表格数据变成了直观可视的图像内容。

直到这时,蒋建军才继续开口道:

“图160的整个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