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第三,对于此类国家,将立即启动程序,终止与其在关键战略科技领域的所有合作项目,同时根据《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其施加贸易、金融与科技禁令,包括但不限于冻结相关资产、限制关键商品进出口、将其主要金融机构排除在美元清算体系之外、中止一切高科技产品的许可发放……”
奥观海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
“措辞要强硬且清晰、不留任何模糊空间或转圜余地,要让他们明确表态站队!”
听到这一条条近乎疯狂的内容,多尼伦写字的右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但事到如今,局面已经进入华夏的回合。
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只能期望利用过去的余威以及对盟友的控制,来尽量拖延对方的步伐。
“立刻去办!”奥观海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在密闭的战情室内回荡。
这份史无前例的、强制进行“二选一”的最后通牒,就像一颗在星系中引爆的超新星,瞬间将本已紧张至极的世界局势,推向了全面摊牌的悬崖边缘。
震撼世界的反击
随着“二选一”的通牒下达,整个欧亚大陆的空气仿佛在瞬间被冻结。
伦敦,唐宁街。
新闻厅的橡木门紧闭着,一场紧急内阁会议刚结束。
发言人在闪光灯包围下,面色略显僵硬,对着镜头宣读那份字斟句酌的声明:
“我们正在仔细评估‘信标’计划的技术细节及其与我国现有国际义务的契合度,在此过程中,将审慎权衡包括盟友关系在内的多重因素,任何决定都将遵循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措辞滴水不漏,但任谁都能感受到其在措辞上的微妙变化。
柏林、巴黎、布鲁塞尔……各国政府发言人口径惊人一致,仿佛共享了一份隐形的外交辞令模板。
bbc当天的头条标题直白而沉重:《集体失声:欧洲在压力下的战略蛰伏》。
几天后,华盛顿权力层的核心成员再次汇聚在战情室,屏幕上正滚动着来自欧洲主要盟友首都的最新外交电报摘要。
“初步反馈显示,我们的立场已经得到有效传达。”
汤姆·多尼伦放下手中的平板,声音比前些天松弛了不少:
“大部分伙伴国都严格遵循了我们预设的‘安全措辞库’,没有一家公开表示有兴趣参与‘信标’计划,均强调需要‘全面、审慎的评估’、‘必须符合现有国际义务框架’。”
幕僚长皮特·劳斯把一份报纸铺在面前,补充道:“主流媒体解读也基本趋同——‘二选一’的威慑力初步生效,联盟体系在高压下展现韧性,《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是‘西方阵线在太空竞赛前重新稳固’。”
“意料之中。”奥观海嘴角微扬,端起咖啡杯:“当筹码足够重,模糊的空间自然消失。欧洲人很清楚,脱离我们主导的科技和安全体系意味着什么。”
看到欧洲盟友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服从性沉默,他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了一丝。
这似乎印证了赖特和普利茨克的判断:只要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决心和力量,那么旧有的秩序和威慑力就依然有效。
潘妮·普利茨克也点头表示同意:“他们需要时间消化压力,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信标’计划在国际合作层面,已经遭遇了实质性冻结,这是我们需要的窗口期。”
然而,这份脆弱的“胜利感”并没有维持太久。
两天后。
京城,蓝厅。
例行记者会的氛围在发言人走上讲台时就体现出了与过往的截然不同。
没有客套的开场白,发言人直接拿起一份文件,目光扫过全场:
“近期,有关国家无视基本准则,滥用强制力量,持续升级无理打压,肆意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胁迫他国选边站队,严重损害全球安全和发展利益,粗暴践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
“……”
“针对这一系列严重错误行径,为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决定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发言人声音清晰,一字一顿:
“现正式将以下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即‘熔炉’清单: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技术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
“……”
名单中列出的名字多到令人头昏,总之就是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军工相关的北美企业。
“自即日起,限制向清单所列实体出口、再出口、转让或提供任何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材料、零部件及相关的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安装、维护、操作或技术服务。”
“重点涵盖范围包括:先进特种金属及合金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军用级精密传感器、特定制程的高端电子元器件(含集成电路)、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