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收,不再放肆。他一本正经地摆正脸色,强忍着不叫自己笑出声来。
下官确实整装出府,也确实出了门向江阳府衙而去
穆桐一顿,瞥了一眼宋凛生的脸色,心道少见,宋大人周身的气场降到了冰点,好似开在春寒料峭里的玉兰白玉无瑕,一尘不染。
玉兰也会有如此郁结的神情么?
只是出府还不到百十来步,不过转个街口的功夫,便遇上了
文玉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闻及此处,便不由得脱口而出:贾大人?
穆同于她目光交汇,并未言语,而是肯定地颔首示意。
他出门时已过了晌午,日头西沉,暮色四合,街上飘着的是左邻右舍家中厨房传来的香气。他特意不曾用饭,想着去府衙同贾大人蹭上一口,因而记得十分清楚
用饭?
贾大人从街角转出来,与正欲去寻他的穆同撞了个面对面,听穆同简单讲明意图之后,贾大人先是疑惑地问了一句。
饭什么时候用不成?
只是他话锋一转,便接着说道:你若有这闲工夫,不若出城巡防两个时辰。
穆同不明所以,只当贾大人是为了不叫他上门叨扰的推托之词。
这都在他预料之中,他到江阳府当值一载有余,从不见贾大人同谁走近或是亲厚些。一是府上的官吏不多,他总不能终日同些衙役厮混一处,二则贾大人的脾性貌似独来独往惯了,除了他身边那个叫阳生的小厮还能同他说几句话,至于旁的什么人穆同倒是一概没见过。
思及此处,他便又出声劝道:贾大人何必客套,若是不愿我去你的府宅,不如和我上我家去。
穆同回身一指,百步之遥的穆府灯火渐燃,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是家中的仆从在一块过节热闹。
重三刚过,全城休沐,哪里需要什么巡防?往日也并无此事要忙的
只是穆同话音未落,便叫贾大人接过话去。
往日江阳府安生得很,自是不需巡防。只是安生久了必会生乱,若是此刻有贼人作乱,或是失足受难的百姓,若无巡防,我等反应必会滞后,届时非酿成塌天大祸不可!
贾大人一股脑儿絮叨,将此事的弊端说了个十成十,倒像是他平日里火急火燎的作风。
穆同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却仍是不为所动。照贾大人往日的行径,重三休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日有空到这街面上来,他倒要看看贾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贾大人见穆同毫无反应,轻咳一声便将这事翻了个面。他毕竟浸淫官场多年,便是再迟钝,也能从穆经历的反应中察觉到几分不对。
穆大人,往上说,宋知府初到江阳,这可是表现的大好时机。贾大人语气渐缓,反倒不急了,自然,我晓得穆大人当差并非为了讨好上级。往下想,我所说巡防一事,可真是为了百姓安危。
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穆同的心中早已有了盘算,他表面推脱,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同僚之间的客套罢了,事实上,不论贾大人如何分说,他都预备应允此事。
那好,看在街坊邻居的面子上,那我便跑一趟。穆同应声,转而又接着说,你可别忘了请我用饭。
上回问你鳜鱼到底是清蒸好还是生腌好,你还不曾回答呢。倒叫我在宋大人面前出糗!
穆同轻拂衣袖,掸掸那并不存在的尘垢。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尝一口不就知道了么?
他转身便想打道回府,只给贾大人丢下一句:那待我回府安排些人手便整装出发。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