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思及此处,文玉便开始打起了哈哈。
也好,待宋大人和文娘子商议后再拿主意也不迟。周乐回颔首,抬袖为文玉斟上茶水。
是,是啊,不迟不迟的。文玉连忙应声,心中飞快盘算着。
只是不知,文娘子和宋大人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青阳斜照、金光铺陈,为静谧的观山书斋更添上两分朦胧的色彩。
窗外竹影斑驳,似水波一般晃动着,内室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文玉眼睫颤动,忙转眼去看外头同样颤动不止的竹枝,微风隔着窗棱送来几段清香,却难掩文玉心中的不安。
她对周乐回的疑问置若罔闻,不知该从何谈起。
周先生敏锐非常,凛生钦佩至极。
宋凛生的声音响起,似石子入水,打破了内室静如平湖的局面;又似清泉淌过,叫文玉心中的不安冲淡了些许。
宋大人客气,还请宋大人直言相告。周乐回淡笑应答,举手投足间十分体面周到。
自然。宋凛生颔首。
宋凛生?文玉轻声阻止,略有一分不解地探向他。
不过宋凛生笑意浅浅,并未停下话茬,只肯定地同文玉点头之后,便接着说了下去。
周先生可知,凛生身为江阳知府,在其位便需得谋其政。
周乐回面露疑惑、不明所以,但仍颔首认同宋凛生的话。
如今府衙内有一桩民诉,探查过程中,牵涉到周先生,我与文娘子特来请教周先生一二,还望莫要惊扰到周先生。
宋凛生说话办事滴水不漏,一番言辞很是恳切。
不过话说到这份上,文玉也猜到他接下来要说闻大公子的事。
这样一来,不就有违她先前所想,甚至还会冒犯周先生。
文玉收拢衣袖暗藏在桌下,一手轻轻牵着宋凛生的衣角,想叫他止住话头。
可宋凛生恍若未闻,只静静地看着对坐的周乐回。
他知道小玉心中有诸多担忧和考量,小玉不愿凭一时的猜测和闻夫人空口白舌的论述便诘问周先生,恐伤了人家的清名。
只是闻大公子此事的来龙去脉,还需得查探清楚才好,这是为小玉开她不能开的口,也是为他自身尽应尽的责。
他身为江阳知府,不会偏听偏信,也不会徇私枉法。
即便是对明德学堂多有照拂的周先生,也不能在此事上例外。
尽管文玉与宋凛生的动作极小,却仍是被对坐的周乐回尽收眼底、一览无遗。
周乐回面上的笑意不减,似乎分毫都不忧心宋凛生话中之意。
宋大人哪里话,我身为江阳子民,自当应为大人分忧。
她一个关上门教书的先生,能掺进什么祸事去?
但凡我所知晓,定然知无不言的。
文玉眉心一跳,有些无措地在宋凛生和周乐回二人之间左右环顾着。
眼下这局面已似驰骋千里的骏马扬长而去,而缰绳早就不在她文玉的手中了。
凛生冒昧了。宋凛生客气却友善地开了场,江北闻家大郎,不知周先生可识得此人?
他不好直截了当地盘问周先生与闻大公子是否为故交,更遑论提及闻夫人所述的青梅竹马,只能先试探一二。
只是宋凛生话音落地,余声渐息
直至文玉都察觉出了不对劲,也没人接话。
文玉小心翼翼地转动眼眸,从额前的碎发中看出去,正瞧见周乐回一张霜白似的面容寒意丛生。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