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了守军,给自己腾出了一块空地,然后他收剑入鞘,从背后解下自己的那杆大枪。
月光之下,长枪枪头银光闪闪,李某人持枪,杀入人群之中,如同天神一般,声音威严。
“弃械投降,一概不咎!”
“负隅顽抗,以谋逆论罪!”
他一边高喝,一边挥舞大枪,只片刻时间,就有十几个人倒在了他的枪下。
而这个时候,他麾下的将士们,也借着这个机会,登上了城楼,城楼上很快人数均等,陷入了乱战之中。
李云与张虎两个人,在这种战阵之中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一个多月没有亲自上阵的李大寨主,终于放出了心中潜藏的凶性,杀了个痛快。
这一战并没有打太久,只一个时辰不到,李云就亲自打开了城门,放了城外的己方主力进城。
等到天色快亮起来的时候,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他麾下数百人浩浩荡荡杀进剡县,剡县守军溃不成军,小半被杀,半数投降,小部分逃了出去,不知所踪。
等到第一缕太阳照在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上的李某人看向东边的朝阳,他身上汗气蒸腾,被太阳照的通红。
李正走到他旁边,问道:“二哥,你没事罢?”
“没事,小场面。”
李某人将头盔摘了下来,看向朝阳,觉得有些古怪。
明明是初升的太阳,就已经有些燥热了。
这一年,是显德四年。
是年,天下少雨,中原大旱。
规矩与知县
天色完全亮起来之后,剡县已经基本上收复。
而剡县城里的百姓,对于官军的到来,可以说是无喜无悲。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谁来都是一样的,都是纳粮缴税,没有什么区别。
裘典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还说要均贫富,但是他起事之后,手底下的兵该抢老百姓的钱,还是会抢百姓的钱,该作恶也还是会作恶。
这就是一个政权的运营成本问题了。
不管是什么政权,想要正常的顺利的运转,一定是要投入资源的,哪怕是裘典这种只是政权雏形也不例外。
他必须要有资源,让这个政权的各个组成部分获利,至少是有基本工资收入,政权才能维系下去。
而裘典的造反实在是太仓促,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完善各种体制,因此在最开始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叛军劫掠百姓的情况。
如果裘典政权运转的时间再长一些,他也会跟朝廷一样,向百姓收取赋税,区别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因为没有百姓参与其中,剡县也就不存在什么巷战,还没有到中午,李云所部就彻底占据了整个县城,除了一些逃散的叛军之外,城里城外再没有任何反抗势力。
占了剡县之后,李云照例让人去买猪牛羊,杀了犒赏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牛并不难买到。
杀牛是犯法,但是牛并不是长生种,所以牛是会老的,买老牛杀了,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这个时候,剡县官府早已经不存在了,李大寨主不要说买牛,就是杀牛也没有什么问题。
忙活了一整天之后,李某人终于进入了县衙,能好好歇一歇了。
这会儿,太阳已经落山,一身臭汗的李云洗了个凉水澡,终于凉快了下来,他换了身衣服刚走出去,就看到李正迎面走来:“二哥,伤亡统计的差不多了,咱们伤了一百多个,战死二十一个。”
“大约杀敌一百多不到二百人,俘虏了近三百,剩下的叛军都逃了。”
李正看了看李云,问道:“二哥,这些投降的俘虏,要收编么?”
“暂时不用。”
李某人伸了个懒腰,开口道:“先关着罢,咱们在剡县休整一段时间,这一次让弟兄们都进城里来休息,不必驻扎在城外了。”
“天气实在太热了一些。”
李云吐出一口热气,继续说道:“要好生约束下属,不得欺侮劫掠城中的百姓。”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这个事,把军中将官全都喊到我营帐里来,我亲自跟他们说。”
虽然是山贼出身,但是李云很重视纪律。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团队想要做大,想要成大器,纪律问题一定抓起来。
历来成大事者,最起码在创业阶段,队伍是要保持纯洁的,如果不约束下属,放纵他们胡作非为,哪怕李某人将来真的有了一些成就,最终也不过是一个大号的裘典罢了。
李正眨了眨眼睛,然后很快点头,把整个军中大队长以上的将官都喊了进来。
李云麾下的将领,跟朝廷的官制是不太一样的,五人为一小队,二十五人一大队。
在上面就跟朝廷类似了,管着百人的旅帅,以及校尉,都尉。
不过现在李云自己只是个都尉,校尉就是李正跟周良两个人,陈大,邓阳那些,都还只是旅帅。
很快,差不多三四十个大队长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