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来。
那么就需要一笔积蓄,应对各种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比如各种天灾人祸。
即便如此,李皇帝也不是扣扣搜搜的性子,他依旧不认为,国库里的钱越多越好,在他看来,国库里的钱,只要足够朝廷运转,再有一定抗风险能力就行。
其余的钱,可以花出去就花出去,最好是用在百姓身上。
李皇帝看着杜谦,叹了口气道:“但是现在,要打仗了。”
杜谦微微一怔,抬头看着李云,但是并不吃惊。
他并不知道,西北以及吐蕃的动向,但是这几天皇帝陛下召集武将,频繁议事,杜谦已经猜到了一些。
李云从自己的桌案上,取出来几份文书,推给杜谦,开口说道:“这是九司送来的消息,我已经让人做了摘要出来,不过受益兄一目十行。”
“就看原件罢。”
杜谦点头,走到了李皇帝身边,拿起这些文书,一一看了一遍,他看的很快,只盏茶时间,几份文书就都已经看完,他一一叠好,放回了皇帝陛下的桌案上,然后默默说道:“陛下,吐蕃只是外事,朝廷需要用兵的地方,也就是西北而已,西北的威胁,远不如契丹。”
“支应西北作战,不耽误陛下的万寿节。”
李皇帝摇头道:“我方才说了,这不是钱的问题。”
他看着杜谦,继续说道:“我们新朝,从江东军始,至今,各地的唐军,包括洛阳附近的禁军,大多数都是当年的江东军出身。”
“不知道受益兄你能不能理解。”
皇帝陛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开口说道:“我一直把自己当成江东军的一员,从前如此,往后多半也是如此。”
这就是开国皇帝,与后世天子,最大的分别了。
后世之君,哪怕是李云的儿子李元,将来继承皇位之后,他的身份也就是国家元首。
而李云不一样,他还有一层隐藏的身份。
他是军头,江东军的一员,也是江东军的最高主帅。
即便是当年的江东军番号明面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到如今,依旧活在每一个唐军的心里。
也活在李某人的心里。
李皇帝默默说道:“江东军的兄弟们,马上要去前线跟敌人打生打死,我不能在后面,大张旗鼓的办自己的生辰,所以差不多就行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道:“如不是十年一次,今年这一次,我都想算了。”
杜谦闻言,有些动容,他看了看李云,叹息道:“陛下…陛下的格局,已经远超臣等了。”
“与格局无关。”
李皇帝示意杜谦坐下,等他落座之后,李云才继续说道:“除了西北的战事之外,剑南道那里,我也准备打一场仗。”
杜谦一怔。
今天,他跟礼部一起过来,商议的就是让礼部跟吐蕃人接触,改和亲为“相亲”,从头到尾,没有提过战事。
怎么皇帝陛下…
李皇帝看着他,默默说道:“总不能一直着眼于眼下,要为了将来考虑,剑南道这一场仗,我的目标是,控住剑南道与吐蕃之间的门户咽喉,这样将来…”
“将来便有机会,将吐蕃国土,纳入掌中。”
“吐蕃…”
杜谦微微摇头道:“旧周极盛时,曾经攻入过吐蕃国土,将士们到了吐蕃之后,呼吸都是问题,根本承受不住当地的水土。”
皇帝陛下笑了笑。
“慢慢来嘛。”
“现在的吐蕃,也不是当年那个吐蕃了。”
李皇帝慢悠悠的说道。
“说不定,已经是一片佛国了。”
人性的冲突
曾经的吐蕃,是一个强大的国度,一度跟中原王朝打的有来有回。
但是,佛教大兴之后,吐蕃便不复从前的战力了。
另一个世界里,吐蕃的没落与覆亡,当然不能全部怪在佛门的身上,但二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一点,几乎无可辩驳。
如果两个世界,真有某种意义上的镜像联系的话,这个世界的吐蕃,也快要走到那个地步了。
至少远不如当年强大了。
而事实上,从开国之后,李皇帝的目光,就落在了他的这些邻居身上,也打听到了不少关于他们的消息,如今的吐蕃,的确比以前弱了太多太多。
杜相公看了看李云,若有所思。
他想了想之后,又低头道:“陛下,中书虽然不参与军事研究,但是臣想听一听,陛下对于剑南道的安排。”
他看着李云,默默说道:“越王殿下,在其中会是什么位置…”
皇帝陛下看着杜谦,叹了口气:“他一个孩子,能做什么?最多也就是做个由头罢了,再说了,他如果做成这件事情,后面可以就势就藩蜀地,改封蜀王。”
“这样,受益兄也就不会再担心了罢?”
精彩书屋